2015年,當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全面爆發,上海、北京、濰坊等地陸續出臺了充電設施補貼政策。在此刺激下,大量充電樁在全國各處拔地而起,但利用率卻不高。

造成此問題的原因有兩點,一方面,早期企業為了迅速搶占市場而盲目建樁,從沒考慮過建樁位置、用戶需求強弱等問題,企業的“跑馬圈地”導致了一批“僵尸樁”的出現。而即便是一些處于用戶常用地段的充電樁,大多也是在三年前充電設施建設補貼政策的刺激下而建的,目前多數早已到維修保養的年限。但當時建樁的企業卻在收取補貼后任其“自生自滅”,這造成了另一批“僵尸樁”的產生。同時,也加重了燃油車占位的情況發生,當燃油車主的“占位習慣”養成后,沒有閘機的公共充電樁位就成為他們搶不到車位的首選停車之地。

另一方面,早期建成的一批充電樁功率較低,充電速度慢,大眾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曾指出,盡管中國的高速公路網絡中充電樁密布,但這些充電樁的最大功率只有40kw左右,續航里程300公里的電動車需90分鐘才能充滿電,用戶體驗極差。

小功率的充電樁不僅充電速度跟不上,盈利周期也很長。據測算,30kw的直流充電樁,其成本回收期為8.1年,而150kw的直流充電樁的成本回收期則可縮短至4.7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