柿子營養(yǎng)豐富,被譽為“果中圣品”。中醫(yī)認為柿子性味甘、澀,性涼,入心、肺、大腸經,具有清熱、潤肺、生津、解毒等功效,用于咳嗽、吐血、熱渴、口瘡、熱痢、便血等病癥。在醫(yī)藥上,柿子能止血潤便、緩和痔疾腫痛、降血壓;柿餅可以潤脾補胃、潤肺止血;柿霜餅和柿霜能潤肺生津、祛痰鎮(zhèn)咳、壓胃熱、解酒、療口瘡;柿蒂下氣止呃、治呃逆和夜尿癥。
柿子富含果膠,它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,可以糾正便秘,調節(jié)腸道菌群組成,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。更為獨特的是,柿果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10多倍,食用柿果比食用蘋果對心臟更為有益。另外,柿果多酚類物質是優(yōu)良的抗氧化劑,可有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、預防心腦血管等疾病。
不過,凡脾胃虛寒、痰濕內盛、外感咳嗽、脾虛泄瀉、瘧疾等癥禁食鮮柿。柿子雖美味,但吃時要注意,不要空腹吃柿子,另外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食用。